对于人类的自我实现,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有过深人的研究,他在著作 里提到以下内容:
如果要孩子在“让自己开心”以及“得到他人认可” 中二择一,通常孩子会选择“得到他人认可”。所以, 他们扼杀了自身的喜悦情感,或者移开视线,逃离这些 情感。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,世上最可怕的莫过于失去
① 马斯洛以需求层次理论最为著名,为一种心理健康的理论,认 为首先要满足人类天生的需求,最终达成自我实现。
周遭人们的心。这些孩子在他人没察觉之下,开始怀着
精神性死亡,迈向人生道路。
换言之,所谓“开朗又温顺的乖孩子”,其实带着精神 性死亡展开了人生。无法信任自己内心的孩子,试图通过取 悦父母来获得认同。他们学会一个道理:“只要能让父母开 心,就可以获得赞赏”,而这样的态度也一直延续到他们长 大成人。
取悦他人的确并非坏事,但如果动机是为了得到对方的 认可,企图得到赞美,问题就会浮现。
套用马斯洛的说法,假使起因为“成长动机”,取悦他 人便是一件好事;而出发点若是“匮乏动机”就不太妙了。 这即为两者的差别。
这里提到的“成长动机”,是为了满足基本欲求、实现 自我的欲望而驱动。相反地,“匮乏动机”则是因为缺乏安 全感、归属感或亲密关系等基本欲求时,为了填补不足而起 的动机。按照这个说法,害怕失去人心而违背自身本性的行 动,就是源于“匮乏动机”。
马斯洛也说,以这些孩子的状况来看,“获得他人赞美” 跟“信任自己”是彼此对立的。他们越是努力想得到他人赞 赏,就越无法信赖自己。
美国心理学家卡伦,也说过同样 的意见:“迎合他人的结果,就会感觉无法依赖自己。”美国 心理学家罗洛.梅也说了以下这段话:
当我们为了得到他人赞赏而采取行动,这时行动本 身会让人赤裸裸地回想起自己的懦弱,以及自己缺乏价 值的不堪。(小野泰博译自《重整消逝的自我》)
罗洛,梅甚至毫不留情地批判,认为对人类来说,这种
① 新弗洛伊德学派研究者。对基本焦虑研究贡献良多,并提出理 想化自我的心理学概念。
② 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。他在1969年撰写了具有影响力的书《爱 与意志》。人们经常把他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哲学联系 在一起。
③ 出自遍膨續'一书,曰文版书名《重整消逝的 自我》,台湾版书名《爱的序言》。
态度是最残酷的屈辱,会导致一个人胆小怕事。
然而,人们如果在情绪不成熟的父母身边成长,便会误 信要得到他人喜爱,就要想尽办法得到认可。这种人固执地 认为,毫无伪饰、真实的自己无法得到任何人喜爱,因此他 们开始伪装自己,最终完全忘记自己的真实模样。
心理疗法中的一套技法是,(不要做你 自己)这句话是“父母摧毁孩子心灵的信息”。“不要做你自 己”是一句很惊人的话,转过来思考,马斯洛或许说的也是 同一件事吧!
孩子甚至会为了得到父母喜爱,而否定自己感到欢愉的 体验。他们嘴里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父母爱听的,举止态度 都是父母所中意的。因为,倘若他们不这样做,父母就会面 露不悦,这正是“不要做你自己”的信息。当孩子开始放弃 自己的感受方式,断了自己心中的念头,便会丧失自我。
幼年时期的我就曾经历过这样的过程。我总是采取父亲 喜欢的行动,而最具体的做法,就是贬低社会观点中的伟 大人物。如果我不这么做,父亲就会极度不悦,说出“你怎 么变成这样无趣又没用的人啦”之类的话,然后对我深深叹
气,表示他的失望。
很明显,这就是对我强迫施予了 “不要做你自己”的信 息。这种孩子将会使出任何手段,逼自己得到让父母喜爱的 特质。唯有得到这样的特质,他们才能换取父母的爱。而这 样的爱,必须通过父母自我陶醉才能入手。
经历过这些成长过程者,心理状态总是动荡不定。他 们认为,只有自己成功时,才能得到对方的爱;唯有自己 说出对方喜欢的话语,才能得到对方的青睐。但如果没有 继续这样的行为,说不定在某一天就会被对方抛弃。而这 样得到的结果是,他们对于周遭的期待会过分敏感,并压 抑自身的意愿。
于是,他们越不懈努力,渴望成为对方所中意的角色, 就越对自己丧失信任感。